图为会议现场
12月3日至6日,2020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主办的第三届预拌混凝土绿色智能发展论坛同期举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吴文贵,南京市节能办原书记万仁瑜,北京市住建委散装水泥办公室原主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预拌砂浆分会顾问马汉生,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刘彬,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谢东,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水,山东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宋翊等专家领导共100余位嘉宾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秘书长师海霞主持。
吴文贵为大会致辞。他提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发展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和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同时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此次召开的第三届预拌混凝土绿色智能发展论坛,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研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预拌混凝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和科学举措,凝聚我们行业企业家们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应有的真知灼见和广泛共识。
他指出,预拌混凝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种数字技术的集群式创新突破及其与预拌混凝土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产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全要素的改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作用。预拌混凝土产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要求,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发展基础的需要,通过打通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生产各环节的堵点,连通产业链价值链的断点,才能有效融入国内大循环的新格局。
万仁瑜分享了南京混凝土行业的绿色智能发展经验。南京混凝土行业在主管部门和南京混凝土协会的引导下,在中联水泥等大型企业的表率下,走出了一条以大带小,共同发展的道路。为了信息互联互通,打造智慧交付,南京混凝土企业积极探索商品混凝土生产与服务的信息化新模式,创新性地做到了以微信公众号和自主研发软件为主要搭载平台,通过“微商城、微信计划、电子校验单、生产智能调度、外场保障服务、中联云、网络互通 ”等模块,逐步实现了与客户间的无限畅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服务水平。
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水作了《预拌混凝土可视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管理创新实践》的分享。刘水表示,不同行业在数字化成熟程度上差别很大,变化也很大,建设行业信息化起点低,起步晚,但发展空间大,需利用颠覆性信息化技术推动业务优化与创新。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礼作了《商砼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受益于城市化发展红利,混凝土行业跨入万亿规模,目前,混凝土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基础信息化系统没有实现贯通、生产运转数字化手段不足、质量管控智能化程度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是未来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方向;北京亚东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江作了《混凝土设备技术创新的思考》的报告;浙江交投资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春作了《五型矿山精益制造——“浙交矿业”机制砂石骨料生产实践》的报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秘书长师海霞以《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展望》为题做了精彩演讲,她表示,当前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预拌混凝土行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以智能制造为提升手段,做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四强四重”,“四强四重”:强基础,强品质,强市场,强智能化,重创新,重生态,重服务,重国际化。
会议同期举行了“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示范工厂”颁奖典礼,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龙潭厂、金乡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瑞金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崇义祥和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无锡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1家企业获奖。
2019年到2020年,围绕混凝土产业链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赋能的技术与服务逐渐成为体系,智能化制造+互联网+绿色制造的智能工厂,开创了混凝土制造新时代,不难预测预拌混凝土产业链上的原料、设备、制造、采购、运维、管理等每个环节都必将在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赋能下获得革命性的能量。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混凝土行业也将以绿色智能制造为助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